2018年10月31日舉辦的“Next·Me 最具潛力創新企業創享會——龍華區人工智慧&智能製造專場”大會上,大咖圓桌對話金句不斷。

為了進一步發掘和培養各體量的獨角獸企業,為一批潛在獨角獸、未來獨角獸和具有成長性的優質企業把脈發展,阿里雲聯合鯨准於10月31日在深圳舉行“Next·Me 未來獨角獸創享會—龍華區人工智慧及智能製造專場”路演活動,此次活動依託整合阿里巴巴集團的資源,以及阿里生態合作夥伴,國內一線投資機構和服務機構,全面對接和賦能龍華區域內和全國範圍內具有成長性的潛在獨角獸企業。

“什麼東西是AI做不了的,是我們人類的創造力。因為這些創造力代表的是人類的感情,比如我們的愛、我們的恨、我們的嫉妒,我們的貪婪,這是我們作為人的基本權利。”

“人工智慧總體趨勢在行業各方面的發展和應用還是很廣泛、很廣闊的,而且將會呈現一個爆發性增長的態勢。”

“從長遠看,人工智慧在產業升級和人類生活領域的應用都可以預見到一個有確定性的美好未來,所以人工智慧的前景一定是美好的。”

“資本寒冬對於天使投資來說,已經是過去式。很多傳統的企業家、房地產商並沒有參與進來。這些企業只有參與到天使投資中,他們才能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與行業競爭力。”

本場圓桌論壇由鯨准副總裁魏薔女士主持,香港天使投資基金會主席沈偉銓先生、深創投執行總經理孟建斌先生、招商局創投董事總經理陳浩先生、創大資本董事長許洪波先生等重量級嘉賓圍繞資本視角如何看待中國人工智慧&智慧製造的未來風向等話題,發表了精彩觀點。

以下為對話。

魏薔:先有請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紹。

沈偉銓:大家好,我是香港天使投資基金會沈偉銓,很感謝大會主辦方邀請。我們是香港一個投資機構,目前已經成立4年,投資了大概50個項目,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及生物醫療領域,我們的資金池來自家族基金,香港上市公司及海外的風險投資基金,我們亦創立了為早期投資者提供原價回購擔保的類保險計劃,撮合初創及投資者合作。

許洪波:大家好,我是許洪波,在海外待了16年。回國之前,我們是整個華南地區第一批從事早期創業天使投資和孵化的人。過去7年,我們孵化了一系列的明星項目。我們非常關注三個領域的投資,第一個是零售領域,第二個前端科技、IoT與區塊鏈。

孟建斌:首先,我想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深創投。深創投的資金規模有2000多億,在國內排名靠前。投資的項目有900多家,上市企業接近150家,投資領域也比較廣泛,包括人工智慧,都是我們的重點投資方向。投資的區域和範圍是跨區域性的投資。這麼多年,無論在前端、終端和後端,我們都投出了大量的企業。我們立足於產業的早、中、晚期,通過進行合理配置,扶持更多早期優秀創新型核心企業。

陳浩:我們是一家是李鴻章成立的百年央企,已經有140多年歷史。發展目前,招商局已經成為資產規模第一的招商企業,利潤也在所有的央企裡面排第二。招商局設立的創新投資管理公司,依託於招商局已有產業背景,重點孵化產業鏈上的中早期項目,為招商局下一步快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魏薔:幾天前,全球著名拍賣行佳士得剛剛拍賣出首款AI畫作,總價值達到300萬人民幣。畫作的右下角的作者(人工智慧)簽名是一個數學方程式。佳士得官方還認為本次成交“標誌著人工智慧藝術進入了世界拍賣舞臺”。能被人工智慧取代的領域,不止重複性工作的工種,演算法是否真的能夠模仿創意?雖然人們在提資本寒冬已至,但根據鯨准研報中顯示,從資料上看2018年比2017年融資事件和融資額有所增加,我想請問各位,在人工智慧這個領域,為什麼資本一直持續關注?

沈偉銓:人工智能項目有幾個特點。首先,它需要大數據的支持,有足夠的大數據才可以印證AI的演算法成功與否。AI領域的投資項目,通常都要經歷漫長的數據積累過程,不斷優化,才能逐步成熟起來。所以我們在投AI賽道項目時,主要看項目演算法、與大數據的整合、及應用延申能力。

舉例子,依託AI,我們能很快分析出不同地區的法律法規,並且能夠快速整理出所有相關法律檔。在跨境有法律制約時,通過數據協助,我們就能夠很快解決問題。因此,我覺得多不同的AI投資商機,都是包含在不同的應用場景裡的。

許洪波:我說一下我的幾點看法。有人花300萬買一個機器人作的畫,我個人認為,這件事炒作的成分大於實際的價值。為什麼這樣說?我覺得我們在創業和投資時,都要有逆向思維,如果大家都覺得AI好牛逼,那我們就想什麼東西是AI做不了的。這裡有一個假設,就是我們人類的創造力,那些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音樂家,偉大的畫家,他們的東西我們認為是機器做不了的。為什麼是機器做不了?因為這些創造力代表的是人類的情感。比如說我們的愛、我們的恨,我們的嫉妒,我們的貪婪,這是我們作為人的基本權利,這些權力不應該被機器所取代。

舉一個例子,齊白石的作品或者梵古的作品之所以價值高是因為他們的稀缺性,而稀缺性對於機器來說是最不值錢。所以我個人認為AI畫作拍賣可能只是一個秀。

第二個問題,我先說什麼樣的AI沒機會。對於AI機遇這個問題,我稍微有點悲觀。我覺得如果包括大公司在內的所有人都認為AI是機會時,初創企業正在錯過這個機會。因為初創公司沒有數據,雖然你可以依託阿里的大數據、淘寶的大數據做更精准的營銷,但這只是工具屬性,而不是AI屬性,這是一個很嚴酷的事實。

我再說一下我認為哪兩個領域還有機會。一是在零售場景領域。中國是全世界電商最發達的國家,阿里巴巴是全世界最強大的電商之一。但是電商在中國只占整個實體零售的16%,實體占84%。美國的電商只占整個實體零售的5%,這就意味著線下還有巨大的機會沒有被挖掘出來。第二個,產業的升級換代。就拿珠三角舉例,我們中國每年生產產能800億元的布,占全世界60%,這些工序完全可以用機器取代的,機器一定比人更準確。在這些領域,我們可以用AI來賦能。

孟建斌:人機互動也是一個互相學習和互相觸動的過程。人的感情不僅僅有稀缺性,還有生動性,形象性等屬性,這些東西是替代不了的。這些屬性使得人類在一些領域無法被逾越或取代。在在機器觸動人思維發展、認知感知的同時,人也促進人工智慧產品不斷進步,這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不應該把它理解為一個簡單、靜止的狀態。

我認為,人工智能在行業各方面的發展和應用非常廣泛,而且會呈現出爆發性的增長態勢。比如在公共領域的應用,會呈現爆發性增長,進而帶動了人工智能發展。無論是技術支撐層,還是應用層面,都會有很大的飛躍。我們在人工智能領域,從前端、終端到後端都在進行投資佈局,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們在晶片、IT行業,進行了大規模的投資。

同時,我們也非常關注應用層面,比如說像龍崗區的一個公安領域的項目,在很短時間內,公司估值已經突破了20億元,不到三年時間增長十幾億,這個速度是非常驚人的。這種項目能得到投資公司的青睞和認可,也是因為它在應用層面的把握和拓展。我認為智能手機、智能家居、物聯網等領域,應用場景很多,可以抓取大資料也有很多,問題在於資料應該怎麼應用。我們現在說的大數據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不知道怎麼應用的概念,但是我們會非常重視和關注這一領域。

陳浩:無論是不是資本寒冬,好東西一定是受大家追捧的。我們一定要買好東西,而不是基於它的價格去選擇。從長遠看,不論產業升級還是人類生活,都離不開人工智慧,因此,人工智慧的未來一定是美好的。

從政府視角來看,我們需要通過培育創業企業的政策,像龍華區政府這樣,培養、支撐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同時帶來稅收收入。政府部門可能更看中的是結果。

從資本視角來看,我們可能更關注它的發展過程。因為AI領域的橫跨度很廣,無論從資料,還是到演算法算例,包括視角系統、語音系統等等,都有涉及。因為人工智慧目前正處於未成熟的階段,所以資本才願意儘早地佈局這一領域。資本的視角可能更關注過程,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在資本寒冬下,資本還是對人工智慧這個行業非常關注。

招商局目前正在圍繞產業在做一些早期的業務增長點佈局。我們在金融、港口、智慧家居等領域都投了AI項目,成長性也不錯。此外,我們也在佈局對算例、資料的挖掘方面的應用,我們正在非常積極來推動這塊大的蛋糕。

最後,我支持許總和孟總說的,拍賣AI畫作一定是炒作,我沒看出它有什麼高的藝術價值。我們看梵古,可以看到藝術家內心的焦慮。比如說一首樂曲,同一個藝術家在不同時刻的體會都是不一樣的。目前AI還做不到這一點,如果AI有了感情,可能會變成我們人類的危機。

魏薔:除了我們剛剛探討的對人工智能的一些佈局以及對細分領域的關注外,還想跟各位探討下關于智能製造領域,我們都知道今年多地出台政策支援智能製造,2017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直接產業規模約為5700億元,預計2017年到2019年,產業規模將以18%的年均增速高速增長,到2020年將達到萬億元量級? 從資本視角,大家是怎麼看待目前智能製造領域的現狀?

沈偉銓:資本寒冬對於天使投資來說過去式,其實有一批很大的資本沒有參與初創投資的,比如傳統的企業家,還有房地產發展商。他們必須通過投資初創企業,提升傳統企業的創新能力,才能提高其行業競爭力。所以我們的一個投資方向,就是跟傳統領域的投資人一起投資。我們希望傳統企業家,去找一些可以應用到傳統企業的技術發展。其實很多傳統企業家,他們有很多大數據,但是他們不知道怎麼把資料變得有價值,所以需要有人説明他們把一些有價值的數據變成AI,可以優化,有一個產品,或者一個方案。初創企業可以找一些好的傳統企業,整合兩邊的資源,這個結合點就是很好的投資機會。

許洪波:我們的基因和很多的機構不一樣,我們是技術起家。我們的合夥人、投資經理都有非常堅實的技術基礎。我們知道判斷早期公司商業前景的邏輯,知道如何去判斷它的創新性、核心競爭力,所以很多初創企業希望和我們交朋友,因為我們懂他們,我們可以給他提供和他發展需求相關的建議。很多矽谷投資人也說我們是最像矽谷投資人中國的VC。

我覺得我們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能力範圍,不做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

我們非常關注一個特別的行業交叉點,就是智能製造與AI的結合。如何去判斷這個交叉領域的價值?在我們看來特別簡單,提高效率,減人工,給使用者更好的交互體驗。所以我們會圍繞這三點去找應用場景。舉個例子,我們投了未來商店,它是一個典型IoT+智能製造+AI+零售的場景。這個項目現在正在做無人商店,15萬遠就能開一個店,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每個店裡面有4個機器人,開店成本只有711的四分之一,運營成本是711的15%。

孟建斌:我們更注重先進製造,高端製造過程中的自動化和智慧化,我不知道簡單地講說智能製造這個概念是否準確,迄今為止我都對智能製造這個概念持懷疑態度。從人工智能角度來講,我們沒法製造出高端晶片,還要去外面代工。所以,高端的基礎層,我們現在是造不出來的。高新科技發展,人工智能需要依託高端裝備,沒有高端裝備,高端智能化的產品是生產不出來的。可以說高端製造是我們深創投投資的一個重中之重。

陳浩:總體來看,人工智慧加傳統製造業還是很有希望的。中國是一個製造大國,但是我們不要忘記,智能製造是製造業自動化和資訊化打通以後的下一階段,但是當前的現實是,很多企業自動化還沒有做好。所以我們應該在中國企業能在自動化、資訊化領域有所發展的情況下去佈局,然後再提智能製造這個概念。

另外一個是我們的工人。所有的製造,哪怕是智能製造,長期來看也是離不開工人的。如何提高工人素質,才是中國製造業的根本問題。我們總會提到日本、德國製造,但是他們工業的基礎也是他們的工人,這是我們資本佈局要關注到的。

魏薔:謝謝大家的分享。在座每位都說了自己對大勢、對行業的觀點,相信今天參與到阿裡雲創新中心與鯨准共同舉辦的Next·Me 最具潛力創新企業創享會一定很有收穫。再次謝謝大家精彩的分享。

“NEXT·ME 創享會”是阿里雲2018年發起的重磅活動,由阿里雲創新中心、鯨准等機構聯合落地舉辦。“NEXT·ME創享會”聚焦圍繞創業者產業及資本兩大核心資源痛點,希望依託阿里巴巴生態資源、鯨准平台的資本以及資料能力,為創業者零距離對接產業、對接資本。該系列活動主要聚焦於新零售(新消費)、新文創、新金融、人工智慧(新製造)等四個領域,未來將成長為創投領域前沿、頂尖的投融資+資源對接為驅動的路演平台,將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全國雙創高地城市舉辦落地活動。

天使投資基金會將與阿里雲緊密合作,融合國內強大資源,徵集全球頂尖創科項目,聯合孵化及捕捉.更多投資機會。

以下是四位論壇嘉賓介紹:

天使投資基金會創辦人及主席 – 沈偉銓先生

天使投資基金會,是建基於香港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專注領投整合型初創、配合國家發展政策的項目,企業拓展全新市場所分拆的合營公司,具資源的領投人參與的項目,單一項目的投資額由數十萬的種子期到不超過一億港元的風險投資階段。

基金會設有多種無償資助計劃,免息創業貸款計劃,種子項目培育計劃,天使投資擔保計劃等多種方式協助初創及投資初創的投資者。

成立四年至今,已撥出一億四千萬港元為近百個本港初創項目提供高達70%投資人股權投資回購擔保,領投近20個項目,涉及企業戰略顧問、市場策劃、系統開發、法律仲裁、翻譯服務、媒體雜誌、人工智能、互聯網金融、跨境電商等範疇。

全球合作的創業孵化基地超過60個,包括佔地120萬平方米的北京中關村東升科技園及亞洲最大知識產權主題創業基地廣州IPV知商谷。

深創投執行總經理 – 孟建斌先生

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深創投”)是深圳市政府1999年出資並引導社會資本出資設立的、專業從事創業投資的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成立以來始終致力於培育民族產業、塑造民族品牌、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目前註冊資本42億元,管理各類基金總規模約2881.81億元。

截至2018年9月底,深創投投資企業數量、投資企業上市數量均位居國內創投行業第一位:已投資項目918個,累計投資金額約399億元,其中141家投資企業分別在全球16個資本市場上市。專業的投資、深度的服務、嚴密的風控,成就了深創投創投業務IRR 40.32%的優秀業績。

招商局創投董事總經理 – 陳浩先生

招商局創投首期基金管理規模為50億元人民幣,主要投資於早期和成長期的 VC 基金及項目。自2015年12月成立以來的兩年間,母基金投資了27家早期和成長期基金,包括3家海外基金;直接投資項目達34例,如36氪、金斧子、閃銀、深鑒科技等。招商啟航作為招商局旗下的天使投資與創新創業孵化平台,以「孵化+投資+基金」實現業務三輪驅動,打造孵化品牌「厘米空間」、投資品牌「招商啟航資本」和基金管理公司「招商啟航」,擁有超過10000平方米的孵化空間、首期3億元人民幣種子、天使投資基金。成立兩年來,以孵化促投資,以投資促創新,累計投資超過40個創業項目,多個項目實現業務流水幾何級增長,並獲得下一輪融資。此次已投項目的路演,主辦方的其意在於希望實現創業與產業、資本的有效對接與充分碰撞。

創大資本董事長 – 許洪波先生

許洪波先生是全球第一批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的技術專家,主攻研究 neurocomputing神經網路計算領域,投資的項目超過70%的成功率,是中國早期投資回報率最高的投資人之一,他亦是互聯網最早的標準Android的前身~全球移動Java標準的六個起草人之一。曾在全球領軍互聯網企業BEA、Sun等擔任首席架構師和首席科學家。

加密學和開源軟體是區塊鏈技術的基礎,建設高品質的開源社區是建立區塊鏈社區的保障。許洪波先生不僅是全球最早研究加密學的專家,同時許洪波先生作為發起人和項目負責人,聯合3大洲、9個國家的21個合作單位共同承擔了歐盟第六框架計畫的重大科技創新項目QualiPSo,是歷史上最大的開源軟體科技項目,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在開源軟體關鍵環節――品質保障方面的最大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