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TV 節目時事多面睇邀請天使投資基金會創辦人及主席沈偉銓先生討論”如何提升本港創新科技競爭力?”
天使投資基金會聯合創始人沈偉銓指,發展本地創科產業可以先吸引外國創科企業來港設分部,但首先要有本地的人才,同時稅務及租務政策亦需要有相關的配套。他認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是本地最大的優勢,可以加以利用來發展周邊地區的人才市場發展本地創科產業。
沈偉銓又指,政府怕受批評和過於繁複的資助審批程序,亦是令創科企業在本地難以發展的重要因素。他更指,任何政策都有人支持和反對,政府若有心發展,必須不受社會氛圍所影響。
http://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237577
有觀眾指香港不缺創科人才,但缺乏相關支援,令創科產業發展有限;又有觀眾指香港要發展創科產業,必先改革教育,提升港人的創造力。
團結香港基金高級研究員水志偉指,香港創科產業的最大限制是法制上不合時宜,而社會制度對於創科產業的限制太多,創業者無法嘗試發展。他舉例指,相比外國金融科技發展蒸蒸日上,香港金融科技仍然未能向前發展,更遑論全面發展創科產業。
水志偉又指,香港可以多舉辦展覽,推動港人對外國創科產業的認識,才可令香港立下決心發展創科產業。
談及創科政策,我認為企業創新發展政府需要勇敢,不怕反對阻力,要知世上任何一個決定,包括美國醫保,都是遇到阻力,但強勢的行政主導是帶領國家在高速公路行走的不二法門,香港還在慢長咨詢,左研究右怕改革的時候,中國,新加坡等行政主導的國家可能一個會議已經通過,傳媒,法制,教育,金融一聲令下全面配合方向,我們應反思在現今科技發展高速,商業模式萬變的社會,我們應用什麼制度發展,達到我們強大興盛的目標。
http://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237575
香港在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競爭力排名上升至第六位,不過在創新分項就遠遠落後,創新資本投入不足,更被視為最大營商障礙。本港的創新科技發展如何才能迎頭趕上?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指,香港目前甚少學校有專門教授電子科技的教師,而政府的思維亦流於守舊,法律亦未能跟上時代變遷,以致香港創科發展有如溫水煮蛙,難以一蹴而就。
http://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237573
香港願景計劃研究員馮智政指,香港的STEM發展與外國大相徑庭,外國的STEM有創科產業及工業支持,但香港的社會仍未能提供相關職位吸納人才,與社會發展脫節。
http://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237571